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第一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文章节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全文章节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一叶遮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不比任何人少,如若天子真的信任你,听从你的话,那自然是对他推心置腹,但现在他只听信张让等宦官,对一众贤臣却是疏远之极,我等又何必为他推心置腹,还请爹多为自己考虑一下。”听了蔡琰这一翻话蔡邕犹豫了,是呀,自己对灵帝推心置腹,但往往只能换回冷眼看待,其实他的心已经开始有点厌倦,无奈地叹息道:“文姬,你去休息吧,容爹再多想一下。”蔡琰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离开书房。......

主角:李元童渊   更新:2024-09-13 09: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不比任何人少,如若天子真的信任你,听从你的话,那自然是对他推心置腹,但现在他只听信张让等宦官,对一众贤臣却是疏远之极,我等又何必为他推心置腹,还请爹多为自己考虑一下。”听了蔡琰这一翻话蔡邕犹豫了,是呀,自己对灵帝推心置腹,但往往只能换回冷眼看待,其实他的心已经开始有点厌倦,无奈地叹息道:“文姬,你去休息吧,容爹再多想一下。”蔡琰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离开书房。......

《全文章节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彩片段


“爹?你怎么了,我在外面叫了那么久你才来开门?”蔡琰走到蔡邕身后,一双纤手放在他肩膀上帮他按摩。

“没事,没事,爹只是看书看入神了,所以才没有听到你声。”蔡邕摇了摇头。

蔡琰何等聪明,一眼就看出蔡邕心中所想,说道:“爹,你是不是在想李元说的事?”

蔡邕愣了一下,然后无奈地点头回答:“还是瞒不了你,你觉得文忠说的可对?”

“爹,李元他才智过人,又有胆识,女儿认为他说的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还是有几分道理。”蔡琰才学过人,如若不是女儿身,也绝对是一名良臣。

“我还从未听你如此夸赞一个男人,莫非你对他有好感?”

“你说什么呀,女儿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蔡琰的脸上泛起一朵红晕,娇艳无比。

“哈哈,李元的确有过人的本事,但他胆子实在太大,竟然妄论天子,还大言不惭说汉朝气数将尽,还好只有你我听到,要是让别人听到,恐怕他今日就人头落地了。”对于李元蔡邕也感到十分头痛,既然欣赏他的能力,但又抗拒他的胆大妄为。

“爹,其实李元的本事我相信你应该比我更加清楚,他说的又颇有几分道理,而且他说的话不是一向很准吗,这可是你亲口告诉我的。”

“对,这才是最让我担心的地方,要是其他人说我绝对会把他当成疯子,但正因为是李元说的所以我才不得不多考虑。”蔡邕知道李元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女儿认为,其实爹爹不用担心太多。”

“此话怎讲?”

“李元说大汉气数将尽,如若他所说的成真,那也只能说一切皆是天意,已经不是我等人力能够够阻挡的,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过多,”蔡琰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若洛阳祸乱将至,那恐怕真的会危及性命,所以李元提议远离洛阳,我认为这倒是可行。”

“不行,这绝对不行,”蔡邕立马否定,“身为汉臣,我又怎能贪生怕死,我等应当竭尽全力为天子排忧解难才对。”

蔡琰继续劝说道:“爹,你已经为官多年,贡献不比任何人少,如若天子真的信任你,听从你的话,那自然是对他推心置腹,但现在他只听信张让等宦官,对一众贤臣却是疏远之极,我等又何必为他推心置腹,还请爹多为自己考虑一下。”

听了蔡琰这一翻话蔡邕犹豫了,是呀,自己对灵帝推心置腹,但往往只能换回冷眼看待,其实他的心已经开始有点厌倦,无奈地叹息道:“文姬,你去休息吧,容爹再多想一下。”

蔡琰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离开书房。

第二天一早,李元和蔡邕告别,临走到门口的时候,蔡邕把他叫了回来。

“蔡大人,不知道还有什么话要说?”昨天虽然闹得有些不愉快,但李元对蔡邕还是十分尊敬,如若没有蔡邕的支持,他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官职,更别说带兵打仗提高声望了。

“如若汉朝不可救,你会怎样做?”蔡邕说出了心中疑惑。

“历代以来天下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若汉朝不可救,必须破而后立,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所做一切皆为百姓!”李元已经说得很直接,他相信蔡邕明白他的意思。

“为何你确定洛阳祸患将至?”蔡邕又问道。

“祸患起于宦官,朝上大臣各怀心思,张让等人只顾敛财,借以花言巧语欺骗天子,各地之事向来报喜不报忧,大将军何进紧握兵权,却毫无领兵作战之能,也无心系天下之心,蔡大人与王司徒皆是良臣贤能,却被灵帝疏远,一众大臣不能众志成城,各地百姓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朝廷岂能不乱?”

李元直指要害,正说中蔡邕心中所想。

“离开洛阳,你会去哪里?”

“我会前去汝南,伺机而动。”李元之所以选择汝南自是另有打算,不过他并不打算告诉蔡邕。

蔡邕低头寻思,犹豫良久,终于点头答应:“好吧,我就信你一回,跟你一起去汝南,不过我如今身兼要职,恐怕天子与朝上众臣不会轻易放我离去。”

李元倒是有些意外蔡邕会答应他离开洛阳,他之所以建议蔡邕离开洛阳那是因为董卓入京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但蔡邕身居要位,又一心向汉,李元自是没多大把握能够说服,现在蔡邕愿意听从他的建议,很有可能是昨晚蔡琰对他进行劝说,一想到日后能够和蔡文姬日夜见面,李元就感到一阵心猿意马。

“文忠,文忠?”看见李元没有反应,蔡邕叫了他几声。

“在,我在,刚才我在沉思应对之策。”李元连忙回过神来,回答道,“其实蔡大人想要离开洛阳倒不难,只要你辞官而去,以张让和何进的性格绝对不会阻拦,天子很有可能劝阻你,但这只是表面功夫而已,不过是避免冷落群臣之心,只要张让,何进不阻拦,那此事就很容易成功。”

“此计虽可行,但我贸然辞官,恐怕会引起众人怀疑。”蔡邕还是有点担心。

“蔡大人,只要我们做一场戏,那便可以瞒过众人,我们只需要如此如此……”李元在蔡邕身边耳语,蔡邕听得连连点头。

翌日,蔡邕在上朝的路上不慎被一赶路的客商撞到,不小心摔断了腿,因伤势严重导致无法上朝,灵帝得知后便派一名太监前去看望,太监看完回来禀报说蔡中郎的腿受了重伤,还上了石膏,行动不便,恐怕需要好几个月才能痊愈。

又过了几日,传来蔡中郎不小心得了风寒,身体日渐消瘦,许多当朝官员得知后都前来查看,看见蔡邕脸色煞白,面容憔悴,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心想这蔡中郎本来就年纪大,现在还摔断腿,又大病一场,看起来就像活不了几天似的。

这些事情都传到灵帝的耳朵,没多久,蔡邕就上奏天子,因体弱多病,年纪已大,恳求辞官告老还乡,休养生息。

灵帝刚开始是不答应的,说蔡中郎乃是朝中重臣,不可以没他,后来蔡邕又上奏了两次,灵帝看见蔡邕如此坚持,终于点头答应让蔡邕辞官回乡。

何进和张让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高兴不已,做了多年的对手,总算不用再在朝上看见这老家伙,这二人心情自然是爽歪歪。

朝上一众贤臣却是惋惜不已,无奈蔡邕的确老了,而且年纪摆在那,又得病受伤,即使想要继续为汉朝效力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当晚,蔡邕遣散了所有的下人,收拾好家当,准备带着蔡琰和李元一起离开洛阳。然而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王允司徒却是突然前来拜访。

“哈哈哈哈,好你个蔡伯喈,说走就走,也不知会我一声。”王允走进蔡府大笑道。

“子师,你怎么来了?”蔡邕有些意外,没想到王允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拜访。

王允微微一笑,“蔡邕,枉我们多年好友,你竟然欺瞒我,实在是不够意思啊。”

“子师你想多了,我哪有欺瞒你呀。”蔡邕脸色有些尴尬,他本想将事情告诉王允,但又怕走漏风声,所以没有说。

“伯喈,你还跟我装,你可是瞒得了别人但瞒不了我,我认识你这么久了,你要干什么我还不知道吗?”王允戏谑地看着蔡邕,仿佛早已猜到一切。


“好一个敢作敢当的大丈夫,那我问你一国之中什么最为重要?”戏志才给李元抛出一个问题。

“自然是百姓最为重要。”李元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李元的回答倒出乎戏志才的意料,他原本还以为李元会说天子最为重要,他继续问道:“李将军既然知道百姓最为重要,拿又为何要做伤害百姓的事情?”

“我伤害百姓?”李元愣了一下,仔细地回忆过往的事情,压根没做过任何伤害百姓的事,奇怪地看着戏志才,“我何时做了伤害百姓的事,还请阁下给我点明。”

“攻打荥阳这不就是了吗?”

“荥阳暴乱,反贼作乱,我乃是率领朝廷之师镇压暴乱,你却污蔑我是伤害百姓,戏志才先生你是有何居心?”李元目光冰冷,一股杀伐之气不断散发出来,众人立刻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其中戏志才的压力最大。

“当今汉室昏君无道,宦官张让祸乱朝纲,大将军何进毫无作为,自黄巾起义后百姓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易子而食的事情时有发生,我闻荥阳李木和赵立起大义之师,斩杀贪官,开放粮仓发放百姓,此乃善举,又何罪之有,李将军你刚才还说百姓最为重要,但只因天子一道命令你就将大义之师给剿灭,最终受害的不是李木赵立等人,而是荥阳百姓,可见在你心中只有天子而无百姓!”

戏志才面对李元的压力毫不退让,虽然冷汗已经沾湿他的背部,但依旧与李元激辩,并且说的的确有他几分道理。

然而李元还没有反驳,荀彧就看不下去了,他站起来斥责道:“志才,我知道你心系百姓,但天子毕竟是当今圣上,又有张让等人扰乱,所以他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你不该如此污蔑天子,实在是大逆不道。”

在座众人荀彧最为传统,也最拥护汉室,其实私下荀彧已经和戏志才激辩多次,也是因为汉室的原因,如若不是二人关系非常好,恐怕早已挥手说再见了。

其实这四人荀彧和陈群都偏向汉室,而郭嘉和戏志才则刚好相反,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们依然能做朋友,可见这关系得多铁,大概皆因被对方的才华所征服。而他们之所以各有不同想法,可能是因为出身不同,荀彧和陈群乃是士族,而郭嘉和戏志才皆是寒门。

“文若,志才你们这是干嘛,我们不是说好了不再为此事争论吗,怎么又吵起来了?”陈群连忙出来制止,每次大吵都是他来当和事佬,郭嘉倒是没心没肺的在一旁自顾自地喝酒,仿佛眼前之事与他无关。

李元摇了摇头,戏志才虽然有大才,但现在还是太年轻了,做事冲动,而且想法不太周全。李元把身上的杀伐之气收了起来,说道:“你们收到的消息或许不太完整,所以对我有所误会了。”

“有何误会?”戏志才也稍微冷静下来。

“你们只知李木开放粮仓,却不知他这只为收买人心,其实他发放粮食只是发放很少一部分,剩余的都落入他的口袋,而且他纵容手下,与他合谋的赵立一伙乃是山贼出身,在城内胡作非为,四处劫掠百姓,强抢民女,李木还杀害了当地巨富一家,霸占其府邸,此等种种恶行又谈何大义之师,或许是因为他们封锁了消息,你们才不清楚此事。”

李元说的这些其实他刚开始也不知道,在攻下荥阳后与当地百姓交流后才知道李木等人还做过此等事情,远在颍川的戏志才等人不知道也很正常。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李将军你所说都是真的?”戏志才讶然道。

李元点了点头,“我所说之事千真万确,志才你如若不信可亲自前往荥阳询问当地百姓,要是我欺骗了你,我就被天打雷劈,永世不得翻身!”

听此戏志才也觉得李元没必要欺骗他,连忙抱拳道歉:“是我不辨是非,错怪了李将军,还请李将军恕罪。”

“哈哈哈哈,志才你心系百姓,又何罪之有,能够与先生激辩一番实在是有趣,来,我们继续喝酒。”李元微微一笑,不再计较刚才的事,而且还亲自为戏志才斟酒。

“李将军,这一杯是我不识抬举自罚的,”戏志才一饮而尽,然后又为自己倒了一杯,“这一杯则是我敬你的。”

“好!”李元也举起酒杯畅饮。

一番激辩后,李元开始说回正事,他对众人说道:“今天能够与各位相遇证明也是有缘,我观你们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心中必定有一番抱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出仕的打算?”

李元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他相信郭嘉等人已经听出他话里有招揽的打算。

荀彧四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知道李元有招揽之意,但他们都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要出仕,良久之后,还是戏志才率先出声:“敢问李将军,请问我等出仕,是为你效力还是为汉室效力?”

荀彧不乐意了,他拍了一掌桌子喝道:“志才,我等皆是大汉臣民,如若出仕自然是为汉室效力,你别忘了李将军也是汉室天子封的将军。”

戏志才没有理会荀彧,而是紧盯李元,这可是难得的一次没有反驳荀彧,别说戏志才,连郭嘉和陈群也想听听李元是怎么回答的。

李元放下酒杯,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如若汉室可救,自然是为汉室效力,如若不可救,那就必须先破而后立!”

李元也不说那么多虚的,直接把话挑明,荀彧脸色微怒,但郭嘉和戏志才眼中却是多了几分欣赏之色。

郭嘉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到底什么是可救,什么是不可救?”

李元继续回答:“天子亲近贤臣,疏远宦官,爱戴百姓,那自然是可救,如若忠奸不分,是非不辨,不体恤百姓,那便是不可救。”

“那李将军眼中现在这汉室到底是可救还是不可救?”陈群插嘴道。

李元无奈笑道:“在座各位皆是大才,可不可救或许比我更清楚,四地百姓皆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易子而食随处可见,然而天子不仅不过不问,还亲近张让一众宦官,疏远朝上忠臣良将,大将军何进只顾争权夺利,蔡中郎和司徒王允等人有心无力,这汉朝已是日落西山气数将尽!”

“李将军言过了,大汉已经建立数百年,期间度过不少难关,我相信天子会明悟过来,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荀彧依然竭力维护汉室。

“文若,你是聪明人,你所说之话你自己相信几分?”李元反问荀彧。

“这……”其实荀彧知道李元说的是事实,但汉朝已经统治数百年,所以维护汉朝的思想已经在他脑中根深蒂固,其实不仅是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如此,恐怕也只有郭嘉和戏志才这种既有才智又有胆识的人才不会被这种思想所束缚。

“李将军,如若大汉气数将尽,这天下又会是何种走势?”戏志才又抛出一个问题。

“这天下自然会变成群雄并起的格局,西凉董卓携虎狼之师入洛阳,挟天子而令诸侯;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独霸河北;江东猛虎孙坚逐步统一江南,其子孙策也有其父气概,日后也必定是员猛将;刘表坐拥荆州独占荆襄九郡;陈留曹操将会伺机而动;汉室宗亲刘焉将去蜀郡独占天府之国;除此之外北平公孙瓒,南阳袁术,并州丁原,皆是一方豪杰,北海孔融,徐州陶谦,豫州孔伷或许无争霸之心,但也手握兵马,不可小视。”

李元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天下大势分析得清清楚楚,让众人吃惊不已,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和李元说的也比较相符,但没有他分析得如此详细,这份见识着实厉害,堪称深谋远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